欧宝体育app入口最新版

山东隐形首富生前给16万员工盖房自己却只用200元手机
来源:欧宝体育app入口最新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3-09-04 16:17:01

  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
  全世界最大的纺织行业与铝制品行业的龙头魏桥集团老板张士平,居然出资200亿元,建造了魏桥小区。

  该集团麾下的16万名员工,每人能分配一套房不说,周边的配套设施还相当的完善。

  小区周边不仅公交车站、医院、超市应有尽有,就连孩子们的教育问题,也为大家圆满解决。

  “我办企业只有两个目的,一是为国家缴纳足够的税款,二是为老百姓解决就业问题,尤其是着重解决我麾下员工的生活安置问题。”

  那么,张士平为何要这么做?而他所创建的魏桥集团,是如何变成全球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呢?

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随着“改革开放”的春风席卷了中国大地,张士平更是借此良机,正式开启了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传说。

  彼时,随着大量国有企业通过包干合同的形式,逐步走向私有化,中国企业可谓是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。

  在每年9至10月份棉花大量上市的季节,工厂才会大量采购棉花来加工;而一旦到了棉花的淡季,工厂大多数都会缺少棉花,进入停工停产的状态。

  没有营收,就无法发放员工的薪资,长此以往,工厂的经营势必慢慢的变困难,张士平所负责的邹平县第五棉油厂便是如此。

  邹平县地处物产丰富的山东,这里四季分明,夏季阳光充足,长时间以来种植棉花便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
  邹平县第五棉油加工厂员工数量曾一度高达数百人,而如今仅有寥寥不过61名员工。

 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,张士平经深思熟虑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并制定了两步走计划:

  考虑到工厂的现状,张士平果断放弃了厂里的棉花纺织业务,转而把目光放到了食用油的生产。

  张士平开始了全国各地的考察,他发现当时国内绝大部分老百姓吃的主要还是猪油,在食用油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缺。

  于是,在张士平的号召下,厂里开始集资购买榨油设备,而他则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。

  比如效仿国际大厂,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奖励惩罚机制,员工每天的工作任务以及上班时间,都有着明确的规定。

  这样的工作制度,在我们如今看来早已是习以为常,但当时却有不少员工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转变,甚至还引发了不小的风波。

  “撤销张士平的厂长职务!”“我们国营工厂,不需要张士平这样的人来指挥!”

  但张士平深知,时代在发生着改变,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,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。

  他独自承受着来自员工的施压,为此还无奈开除了一位在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。

  在改革后的第一年,厂里就扭亏为盈,员工不仅拿回了当初的投资,在年底还拿到了分红。

  直到1984年,邹平县第五棉油加工厂在张士平的带领下,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工厂

  同年工厂的纯利润就暴涨至惊人的400万元,要知道那年全国的人均收入才不过五六百元。

  在此之后,一家又一家的食用油生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,食用业逐渐面临市场饱和的趋势,进入了买方市场。

  大量的食用油遭到库存积压,一度没有销路,第五棉油加工厂的利润也大幅下滑。

  在这一困难时期,张士平再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家所具备的经营智慧和战略头脑。

  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后,张士平决定在1986年进军纺织行业,将棉花制品做深加工,直接建设一座毛巾厂。

  经之前食用业成功的影响,厂里的员工也愿意继续跟随张士平的步伐前进,大家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

  张士平拿着集资而来的89万元,历时数月的时间,终是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毛巾厂,第五棉油加工厂也在后来更名为魏桥集团。

  工厂有了崭新的商品,自是不愁不能盈利,仅在建厂的第一年,魏桥集团就盈利了25万元。

  接二连三的成功,可谓彻底激发了张士平的商业雄心,在毛巾厂回本后,他又开始到处拉投资,建设新的纺织工厂。

  截止到1992年,魏桥集团共斥资6000万元,建成了拥有3万多枚纱锭的棉纺厂,和拥有336台纺织机的织布厂。

  紧接着1993年和1997年的两次宏观调控,致使纺织行业两次陷入寒冬,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,连续亏损6年。

  而拥有超前发展眼光的张士平,在这一时期果断更改了魏桥集团的发展规划,不再执着于国内的市场,反而选择把目光放到了海外。

  不仅不缩减工厂的规模,还继续加大投资,不断的提高魏桥集团在纺织行业的生产能力。

  魏桥集团不但没有陷入滞销的困境,反而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纺织企业,每年的海外业务都呈50%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。

  到了2004年,魏桥集团已慢慢成长为中国百强企业,位列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排行榜第六位。

  除此之外,魏桥集团在张士平的带领下还跨足了别的行业,并在2002年进军电解铝行业。

  为了用到廉价的电力,外加自中国改革发展以来,进入经济发展高峰期,随之而来的便是逐年的用电紧张。

  他共建造了三座大型的发电厂,据相关人员介绍,仅魏桥集团的二电厂,就装备了6台3万千瓦机组,日消耗煤约2000吨。

  不仅购买了一台又一台先进的机械设备,还用高薪吸纳了大量电解铝行业的优秀人才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魏桥发电厂在供给自己企业日常用电的同时,还向附近地区的居民和企业供电。

  同时期的生活用电约为0.6元每度,工业用电为1元每度,而魏桥发电厂对外出售的电价要便宜三分之一以上。

  多年来,魏桥集团在张士平的带领下稳步发展,早已成为一家特大型综合企业,连年位居中国500强企业的上游位置,而张士平也因此多年蝉联山东首富。

  张士平多年经商,对公司的管理与发展有着一套独属于自身个人的见解,尤其是对市场的洞察力,早已练就得炉火纯青。

  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大家就认为国内市场饱和了,但直到现在中国棉纱出口还小于进口,这说明中国自产的棉纱是不够用的,关键是怎样发挥自身优势,把来自国外的棉纱挤出去。”

  对于企业的经营,张士平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,他认为企业的发展与壮大,离不开“快、高、低”这三个字。

  如魏桥发电厂,仅仅耗时10个月的建造时间就投产发电,比国内同期的建造速度至少快了一倍有余。

  如魏桥纺织工厂,就从美国进口了数千套顶尖纺织设备,拥有生产制造2000多个品种纺织行业的建造能力。

  张士平常说,办企业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,不惟上,不惟书,只惟实,只要符合“三个有利于”的生产力标准,就要大胆干,大胆创。

  在张士平年轻时期,做了4年的推棉工,每天至少要推几十个重达上百斤的棉垛。

  在最辛苦的那段时期,他短短4个月就瘦了20斤,后背都被太阳暴晒脱了几层皮。

  所以,对于魏桥集团麾下的员工,张士平十分感谢他们的付出,更是以最好的福利待遇来回报他们。

  据相关统计,张士平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,就给魏桥集团的16万员工涨薪高达十几次。

  然而,他对员工的照顾还不尽显于此,甚至还解决了大家的住房问题,每名员工都分配了一套房子。

  身边既没有拥簇的保镖,也没有随行的秘书,而是独自驱车往返于公司和家庭,就连前往外地出差购买的机票,都是尽可能的坐经济舱。

  据张士平的一位秘书回忆,他极度厌绝奢侈的生活,日常办公所使用的手机,都是售价200元左右的功能机。

  除此之外,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也是张士平日常所坚守的准则,每次与客户商谈事情,他都不会多说一句有关生意之外的话。

  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,一位如此优秀的民营企业家,在将魏桥集团的重担交给儿子后的短短一年时间,于2019年5月23日因疾病在邹平市人民医院去世,享年73岁。

  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